竹海有支清远的歌
爷爷突然变得悠闲起来,每天在家里鼓捣,一张蛇皮,一节竹筒,还有几根丝线。神情专注,小心翼翼。
在这之前,爷爷每天忙得很。
爷爷是老村长。
前几年,爷爷每天东家进,西家出,这家聊,那家侃,白天踏着清露,晚上收揽明月,清瘦的脸上锁着刚毅,脚上的胶鞋换了好几双。随后,开始丈量田地,几千亩土地上画出很多线条,挖土机刨出宽阔的路基,纵横的田野分成豆腐块。笔直的排水沟通到怀远河去。再后来,路基变成了公路,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前,豆腐块种上了镭竹。听说是很有钱的浙江人承包了全部土地。没过几年,就长成了竹海。小鸟开始多起来,夏天有时竟可以看见好几百只,叽叽喳喳的,不知道是在讨论南方的什么秘密。春天,竹海里疯长着竹笋,细长细长的,剥出来,像小孩子的小臂,炒上一盘腊肉片,又香又脆。爷爷笑得最开心了,有时在家里算帐:每年承包款多少多少,老人们帮老板管理竹海,每个月工资多少多少,年轻人到镇上工厂上班每个月多少多少,老年人还可以领养老金多少多少,反正脸上开着不谢的鲜花。
再后来,没用几个月,所有的公路都铺上炒油,黑亮黑亮的,纤尘不染。有时爷爷吃了晚饭会带上我去散步。路上老人们三三两两的,走走停停的,皱纹里装满了金色的阳光。爷爷总是说:“现在好呀!”有时竟长叹一口气,目光定定的,锁在远方,飘飞的白云没有说话,似乎知道某些秘密。
随后爷爷又开始忙起来,带上村里的人们,在路旁用竹子编起了栅栏。栅栏里种上了应季的鲜花,有些地方摆几块石头,什么石磨呀,猪槽呀,轮胎呀,老旧青砖呀,反正就是旧物利用,村里竟有点公园的感觉。
现在他下午就在家里鼓捣。我问爷爷在干什么。爷爷说:“我要做一个崭新的旧乐器,让它唱歌给你听。”我于是充满了期待。
有一次我回老家去,老远就听见“嘎叽嘎嘎”的,好像“杀鸡杀鸭”的声音,凄凉、伤感。
我回到家里问爷爷:“你是在想念奶奶吗?”
爷爷叹了口气:“你奶奶去世得早呀,我对不起她哟。”
爷爷谈起了过去。
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时代,粮食产量低,家里人口又多,爷爷和奶奶累死累活,每天刨在地里,可是一家人还是吃不饱,穿不暖。饿着肚皮还得加班加点的干。晚上没有电视,也没有收音机,爷爷就自学二胡拉给奶奶听,虽然五音不全,却听得奶奶哈哈地。那一次,爷爷为了多干点,竟干到天黑尽才回家。回家一看奶奶病得很重,赶快四处借钱,然后背到公路上去。没有车子进城,只好又四处找板车。等到把奶奶送到医院,奶奶早已没有了呼吸。爷爷一气之下,把二胡扔进了灶里,从此人都变得沉默了。我听得眼泪稀里哗啦的。再后来听爷爷的二胡,竟发现因为思念,嘈杂的声音居然变成了一支支清远的歌,渺远,悠扬,和着竹海的涛声,飘得很远很远,似乎到了另一个世界。
爷爷又开始忙了起来。依旧每天东家进,西家出,这家聊,那家侃,白天踏着清露,晚上收揽明月,清瘦的脸上写满自信。听说他和每家每户商量,要执行国家的美丽乡村计划,把每家每户变成花园,还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刻在大地上,刻在每个人的心里。
爷爷那微驼的背似乎变得挺直,瘦小的身躯似乎变得高大。
有一天放学回家,竟听到爷爷在拉《二泉映月》。我十分诧异,瞎子阿炳的名曲《二泉映月》听起来应该是非常凄凉的。
回到家里我问爷爷为什么能够拉得这么悠扬。爷爷说:“那是因为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了,爷爷高兴。”爷爷的眼光又定定的,锁在远方,天上的白云没有说话,暧昧的表情似乎听懂了些什么。
我若有所思:因为热爱生活,真能把生活过得像首歌。
村里的爷爷奶奶依旧在竹海里散步,有时他们听到爷爷的二胡声,会停下脚步,眼望蓝天,侧耳倾听,微微点头。竹子们会轻声哼唱,像和弦,像伴奏。鸟儿们窃窃私语,似乎要把这声音带到遥远的南方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