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古代状元有名的很少
为什么古代状元有名的很少,大诗人王维与贺知章都是状元出身,此外还有唐朝名将郭子仪、大书法家柳公权、宋末元初的大英雄文天祥、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、清末的两朝帝师翁同龢、实业家张骞等人都是状元。
话虽如此,但要知道科举制时代,隋唐到清末这1283年之间,共有592名有考据的状元。
这其中还没算上某些短命的王权时期产生的状元,像什么大西、大顺、太平天国等时期。
实际上,并非古时候出名的状元很少,而是不同的人对于“出名”的定义不同,有很多名气并不是很响亮的状元,实际上人家当年也是叱咤风云,显赫一时。
科举制在隋朝正式诞生,唐朝逐渐完善,宋代开始科举制度走向巅峰。
在科举制完善之后的时期,天下的读书人不管年纪大小,想要参加科举,就要先取得科考资格。
所谓的资格,就是参加“童子试”,通过了童子试的人,就被称作童生,然后再经过一次考试,再次通过就能够成为“生员”,也就是秀才。
不要以为童子试简单,在古时候,十几岁通过童子试的人并不多,头发花白的年纪,还在坚持参加童子试的情况也并不奇怪。
《知否》里的孙秀才,十多岁成为了秀才,那的确是光耀门楣,值得炫耀的事情。
成为了秀才,那就算是真正成为士大夫群体,虽然等级很低,但也能够拥有一定的体面与优待。
比方说古时候寻常百姓要承担的“徭役”,秀才能免除,见到知县之类,也不需要跪拜。
做了秀才,那自然还是要继续向上,接下来就要参加乡试,通过了乡试,就成为举人。
中举之后,也就获得了入仕的资格,即便这时候能够做的都是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官。
举人再参加会试,这是拥有举人功名的人才能参加的,如果会试也通过了,那么就称作“贡士”,也就是“贡献给天子的士子”。
获得了贡士的身份,就能够抵达科举制的终极赛场,也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。
通过了殿试的人,才能被称作“进士”,进士按照成绩分成三等,也就是一甲二甲三甲。
而这些通过了殿试的人,也全都被称作是“天子门生”,说出去也是很荣耀的事情。
一甲成绩最好,其中前三名被称作状元、榜眼与探花,也就是“三鼎元”,两宋时期一甲的人数还是挺多的,明清时期,一甲只保留三人,状元就是成绩最好的一个。
从状元的产生就能看得出,古时候想要成为状元,那难度丝毫不逊于如今的高考。
今天的高考,是为了考大学,而古代的科举,是为了直接入仕。
虽然说举人就可以担任一些职务了,但等级实在太低,想要真正有前途的话,那么至少也要是个贡士,进士是最好的,成绩越好,那么起点就越高。
注意,这里是说给的起点高,而不是说让你直接一步登天。
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尚不完善,很多的状元其实都不怎么得意,因为当时朝廷里的主要职位,还是被那些门阀大族掌握着,像是贺知章,成为状元后,一开始就是个九品。
直到两宋开始,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,进士们入仕的道路也更加光明。
通常来说,按照成绩的高低,优质的人才会进入翰林院等朝廷中枢机构。
哪怕是状元,一开始的职位品阶都不会很高,可虽然担任品阶不高,进士们担任的,都是那种晋升非常快、前途非常光明的职位。
宋明清时期的翰林院,那堪称人才储备库,包括状元在内的进士,基本都在这个部门。
除此之外,还有些进士会被外放到地方上任职历练,等时机到了,将其调回来任职。
从这方面来说,其实哪怕是成为了状元,入仕一开始,也并不会担任特别抢眼独一无二的职位,状元担任的职位,估计还有一小群其他进士也会担任。
有人说现在的高考是“一考定终生”,其实并非如此,人生的可能性非常多,科举也一样。
咱们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高考不同,古代的科举基本就是文学考试,考的都是文学知识,稍微厉害点的那就是“策论”,而文科考试有个很大的问题,那就是答案的主观性很强。
这种情况下,就会导致,同样的文章,现在的皇帝判定是状元,换个皇帝就未必了。
这也就是说,古时候有很多并没有成为状元的人,他们的文学水平未必就会比状元差,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中,没有一个人是状元出身的。
比起状元,古时候进士跟举人的数量当然更多,那都不知道多了多少倍。
能力方面并不会有太大的差距,而人数方面却相差悬殊。
这也就很容易导致“出名”的状元,远远不如那些出名的进士、举人,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。
除了这些,古时候即便是状元,最终的目的跟其他的读书人一样,还是步入仕途。
做学问跟做官,可完全是两码事,朝野之中风云变幻倾轧不断,随时可能一步登天,也随时可能坠入地狱,别说出名的问题,能不能保全性命都是大问题。
现在咱们说“出名”的古人,要么是文学成就上出了名,要么就是在仕途生涯中出了名。
到底怎么算出名,真的很难说,因为实在是没有衡量出名的标准。
举个例子来说,明朝的杨慎,他就是状元出身,他的父亲就是明代著名的首辅杨廷和,他本人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,另外两个是解缙、徐渭。
要说杨慎不出名,他在明朝那可是地位超群,读书人恐怕没谁不知道他,但要说他出名,估计现在也没几个人知道杨慎。
所以说,“古代状元出名的很少”,这并不严谨,因为到底怎样算出名就是个大问题。
宦海沉浮,风险实在太大,而且,很多人或许读书很厉害,做学问也很厉害,但要说做官的话那就未必了,说不恰当点,就是所谓的“高分低能”。
古时候在朝廷里,可不是读书读得好,事情就一定能办得好。
举个例子来说,大诗人苏东坡,才华横溢,整个苏家在文学领域都成就斐然,可苏轼的人生那简直一言难尽,不是被贬,就是在被贬的路上。
苏轼是因为文采格外出众,因此名气很大,他在仕途上的成绩,那就不太理想了。
大多数的状元,他们入仕之后,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朝廷上,而不是进行什么文学创作,而大部分的状元,都属于那种仕途平顺、波澜不惊,文学成就一片空白的类型。
没能留下广泛流传的佳作,在职期间也没发生过什么大事,这样的状元自然“不出名”。
现在一个公司当中,也不是谁的学历高,谁就一定能力强。
古时候的朝廷也是如此,并不是说谁科举成绩好,谁就更厉害,这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。
哪怕是状元,那也就是个头衔,是暂时的成绩证明,日后为人处世等等,是另一回事。
古时候的宰相几百上千,但能叫出名字的也就那么多。
出名也是需要契机的,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,状元不出名,并不代表他的成就有限,他在当时无人问津,出名的契机是随机产生的,不会专门往状元头上砸。
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现代时期,似乎那些高考状元、顶级名校出来的学生,都不太出名。
那些很出名的大明星、大网红,很多都成绩一般,是普通学校出来的。
甚至有人直接说出“读书无用论”,或者说什么“双一流出来照样找不到工作”。
这实在是非常荒谬的,双一流学校出来的学生,绝大多数,再怎么样都很容易能够找到相当体面的工作,可那些明星、网红,几十万几百万人当中,也不知道能有几个能火遍大江南北。
再者说,那些名校生并非籍籍无名、默默无闻,只是他们后来所处的领域、高度,已经不是某些见识浅薄的人能够达到的了,所以自然觉得他们“不出名”、“没有名气”、“混得不行”。
那些尖端领域的工程师、科学家,厉害吗?当然厉害。
但你要是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问,估计十之八九都没听说过那些名字,因为接触不到。
古时候的那些名人也是一样的道理,咱们主要接触到的名人,无非就是功勋卓著的、罪恶滔天的、文采斐然的,此外还有少数因为各种奇葩故事而出名的。
不管是哪一种古代名人,在现代出名,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机性。
古时候的人那么多,咱们现代人想要了解,也只能选择其中少数人物。
那些古代的文学大家,普遍都并非朝廷里的人,或者都不是什么担任重要职务的人,这些人才有空闲时间,才有闲情逸致,才有各种灵感去创作。
状元大多数都位极人臣,他们整天疲于奔命,哪儿有功夫去感受生活,搞什么文学创作。
而咱们能够接触,能够比较多了解的历史人物,要么就是那种引领历史转折的人物,要么就是做了很多坏事的人物,而这样的人原本就少,是状元的几率就更低。
状元只是一个成绩而已,并不能断定一个人的整个人生,辉煌与否。
古时候大部分的状元,仕途平顺、人生也没有大的波澜,没做过什么厉害的事情,或者很大的坏事,也没留下什么千古佳作,那么现代人基本上就不太了解。
古代的状元、现代的高考状元,不能说他们不出名,只是你不了解而已,更不能说他们不厉害,能够成为状元就相当厉害了,只不过大家对于“出名”的定义太模糊罢了。
160收藏
分享
收起全文
举报
趣观历史
2019年03月29日·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
关注
谢邀。这个问题本身不太严谨。历史上一共诞生了649位状元,其中隋朝7位、唐朝144位、五代十国25位、宋朝120位、辽朝56位、西夏1位、金朝39位、元朝36位、明朝90位、清朝114位、大西政权2位、太平天国15位。在这些状元之中,能够跻身高官或做出一番业绩的,名气自然不小,比如王维(辛未科状元)、柳公权(戊子科状元)、张孝祥(甲戌科状元)、文天祥(丙辰科状元)、杨慎(辛未科状元)、翁同龢(丙辰科状元)。但是大多数状元并不擅长为官,因此官阶很低,再加上经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因此很难在史书中留下身影,也就没法被后世记住。说了这么多,给大家科普一个子渊家乡的状元。
众所周知,科举在明清时期发展完备,每三年举行一次,全国士人各展其才,进行比试,如果能高中状元,那简直是整个家族乃至整个家乡的荣耀,毕竟中国历史上的状元总人数也才500余人,很多偏远地方可能数百年都出不了一位状元。然而在四川南充大桥镇,却有一处名为“三状元故里”的景点,严格说来应该是两位状元和一位进士。上千年科举史上,嫡亲三兄弟能够获此殊荣的,仅此一例。
▲古代科举场景绘画
这“一门三状元”说的是北宋初年的陈氏三兄弟,按照长幼分别是陈尧叟、陈尧佐、陈尧咨,除陈尧佐以外,其余二人都是状元,但为官方面还是这位进士最为贤能。而且他是兄弟三人中最早上金榜的。陈尧佐自幼聪慧,小时与兄长同读诗文,陈尧叟还没有读熟之时,他就已经能流利背诵。端拱元年(公元988年),陈尧佐进士及第,历任魏县、中牟县尉,后升任开封府推官。然而由于果敢直言,激怒了宋真宗赵恒,于是被贬为潮州通判。
▲陈尧佐画像
今天的潮州可谓是富庶之地,然而在那时却是个遍布鳄鱼的落后之地。陈尧佐就任后,先是主持新修孔庙,发展当地教育,接着又亲自带人下河网捕鳄鱼,撰写《戮鳄鱼文》并把鳄鱼当街烹杀,很快就消除了这一大患。此外,陈尧佐还擅长兴修水利,发明了“下薪实土法”和“木尤杀水法”,在各地任职,水利治理方面的考评都是优,比如他在滑州修筑的堤坝,对当地贡献极大,因此被称为“陈公堤”。客观地说,陈尧佐没有什么惊人业绩,唯有实干造福百姓而已。正是凭借这点,他才在75岁高龄之时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,成为大宋宰相。
▲宋太宗赵光义剧照
至于老大陈尧叟,则在二弟考中的次年高中,而且是一举夺魁,成为令天下人艳羡的状元。他言语有物、举止大方,非常得宋太宗的青睐。事实上,宋太宗赵光义不仅钦点他为状元,还将其父陈省华召到京中,同日将父子二人任命为官,以示恩宠。父子同朝,当时是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。陈尧叟也多次担任地方官,曾经建立马政制度,有力保障了战马的充足供给,也是一个有为官员。他后来同时担任了真宗朝的宰相和枢密使,人称“枢相”。只是后来在与契丹的交战中,他一味求和,逐渐不受重用了。
▲今人仿建的宋皇宫
兄弟三人中最小的是陈尧咨,在三十一岁时考上状元,于真宗年间为官。可能是上有兄长,作为小弟备受疼爱,所以他的性格比较轻浮,生活习惯比较奢侈,办案时又爱用酷刑,曾多次遭贬又多次启用,一直没有多大作为。年纪大一些,开始接受两位兄长的规劝,才慢慢有所改变,名声也好了一些。相比两位兄长,他更擅长武艺,经常以铜钱为靶,在很远的地方就能一箭射中方孔。于是他就干脆弃文从武,官至武信军节度使、知天雄军,为北宋的边防做出了一定贡献。
▲宋代将领形象
一家三个孩子,两个是状元一个是进士,而且最后出了两位宰相和一位将军,陈省华在教育方面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。即使后来满门显贵,只要有来客访问,兄弟三人依然会分列在父亲身后伺奉客人。家教如此,自然会人才辈出、门楣光耀。而且更有趣的是,陈省华本人也是进士,因此号称“一门四进士”,其女婿傅尧俞是状元,因此又称“陈门四状元”。
参考文献:
《宋史·卷二百八十四·列传第四十三》《续资治通鉴·卷第四十七·宋纪四十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