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际关系不同,没必要去硬融入不是自己的圈子
人际交往中,我们总有这样一种错觉,总以为和见过一两次的人混个脸熟就和人家攀上交情,感觉就和人家很熟络了,感觉办起事情来比较方便,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,就像盖楼一样需要从地基开始一点一点地添砖加瓦。
最近,听朋友L说起过这样的一个经历,他是部门的一般职员代表部门到另一个部门开展工作交流,过程进行得很顺利,和对方部门的对接人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沟通。在晚宴上,另一个部门的领导也亲自到场与L进行了工作交流,氛围其乐融融,期间,大家相谈甚欢,与部门领导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。后来的工作也在该领导和对接人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,在工作交流结束后,大家对于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相互表示感谢。后来,L回到部门后立即给另一个部门领导、对接人发去信息再次表示对此次交流的感谢。除了和对接人的频繁互动意外,那位领导就再也没有回复信息。虽然当时感到很意外,但后来想想毕竟见面才几次的交情,这也就并不奇怪了。L内心还是对另一个部门在此次工作交流中的大力配合表示感谢,毕竟不是因为这次公务他们也不会有交流的机会。一生中,总有些人是我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,就像流星一样留下一刹那间的交集。
人是一种群居性动物,需要不断和周围人发生交往,这就具有社交属性。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天天相见却和陌生人一样,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虽多年不见但一见面就会找回多年前的感觉。去年的时候,一位老大哥出差路过顺便过来探访一下多年前的小兄弟。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,双方分开已经差不多十年,但一见面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,就像不曾分开一样,相互述说了当年的情谊和现在的各自的状况,丝毫没有多年分开的陌生感。当我们工作生活的环境改变后,在新的环境,我们慢慢地会和之前的朋友逐渐疏远,最后我们会成为躺在通讯录里最熟悉的陌生人。人与人之间通过交集产生情感,通过不断互动让情感更加深刻,当我们离开那个环境后,如果不是保留着相同的兴趣爱好、从事相似的行业,与之前的朋友交集会越来越少,共同话题也会越来越少,慢慢地陌生起来。当我们身处不同的环境,我们接触的人和事都不会相同,受周围人的影响我们的想法也不会相同,不再和同一环境下,我们有着相似的时间表,我们想交流时就可以坐下来慢慢交流,但我们在新环境下,也许当你想深入交谈时,也许对方正在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,当对方想和你深入交谈时,可能你正在和新朋友玩得兴起。
社交场上,总会有社交达人,他们能说会道、左右逢源,很容易成为社交场的中心,通过穿针引线能够将周围的人联络互动起来,始终保持着社交场的活跃状态,他们永远是社交场上的明星人物。能够交集到一起的人,他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相似性,或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,才得以不断互动,不然再热闹的场面也有冰冷下来的一刻。
人既是感性的动物,也是理性的动物,当我们以资源互换为目的的交往时,我们以计算各自利益变得理性,当我们交流情感时,我们会为好友的遭遇嬉笑怒骂变得感性。无论我们是处于哪种状态,都身处在一个圈子,但我们周边还有很多的圈层,我们也只是通过细水长流的交往让我们进入了各自的圈子。